□张凌云
对陕西籍企业家姚高民来说,海外市场征战近三十年,“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成为他事业发展的分水岭。而他带领企业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设中大中国石油公司炼油项目的经历,更是让他深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给企业带来的无限机遇。
今年61岁的姚高民,身型瘦削,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他身上有着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鲜明的印记,儒雅、沉着,言谈间会照顾对方的节奏,让人觉得很舒服。
姚高民从1995年开始寻求海外市场机会,经历过商海沉浮,经历过生死一线间的政变危机,但如今说起这些往事,他都是风清云淡。不过,说起在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巴德建设炼油项目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却是难掩惆怅,甚至当时缺一个零部件、缺一条毛毡时的窘迫无助,都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发轫之初,姚高民已身在中亚多年,他说仅是自己亲身的经历,就足以反映这十年与之前的变化有多么大。在姚高民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和世界共享的机遇,他有幸参与其中,也成为一个受益者。
初闯海外一路飘摇
姚高民是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北陵村人,1983年兰州大学毕业后,从事过教师、国企负责人等工作。1995年,他创办了陕西大德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在这一年,他第一次走出国门,与国内几家企业负责人组成考察团,赴非洲考察木材项目。
1995年7月,姚高民在赤道几内亚受到时任总统奥比昂的接见。
经过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后,姚高民与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农业部签订了5万公顷原始森林十年期的开采协议。但由于各种原因,这次合作半途夭折,姚高民只好将那片原始森林又转卖出去。
不过,此次非洲之行还是成就了姚高民三十年的海外经营之路。他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先后在赤道几内亚、加蓬、喀麦隆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做木材贸易,在印度尼西亚做胶合板等国际贸易。
采访中,姚高民指着年轻时在南美一些国家经商的照片说,人的年龄是做人生决断的重要因素,年轻人敢闯敢为,也因为年轻才能做出一些回头看来不敢想的事情。1998年,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巴西、巴拿马贸易萧条,导致姚高民多家公司陷入僵局,举步维艰。无奈之下,他只好停掉所有业务离开南美。
回到国内,姚高民怕家人担心,把一切伤痛都藏在心底,但他没有就此放弃。他一边潜心学习汇率、运输、法律等国际贸易知识,一边寻求再次开拓海外市场的时机。
2007年,姚高民敏锐地将目光转移到中亚市场。他告诉记者,大德投资集团先是收购了新疆一家能源公司,依托这家公司开始向哈萨克斯坦出售国产的油泵、管道等设备。在此基础上,大德投资集团开始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俄罗斯拓展市场。
毛毡彩条布都要从国内空运
当姚高民了解到吉尔吉斯斯坦几乎100%的成品油都需要进口,而该国也一直在寻求摆脱这种被动局面的办法时,他便把投资重点放在这一领域。
2007年年底,姚高民着手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建设现代化的炼油项目。他的想法是,建一座能够打破吉尔吉斯斯坦成品油供应格局、改善其用油窘境的炼油项目,一座完全由中国企业投资和运营的炼油项目,一座能够为增进两国友谊做出贡献的炼油项目,一座能够真正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受益的炼油项目。
经过一年调研论证,2008年,吉尔吉斯斯坦中大中国石油公司炼油项目正式启动。这时,在国内经营不可能遇到的麻烦也接踵而来。
炼油项目工程建设,除了要克服不同的人文、法律、施工环境的要求,更让人头疼的是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物资供给和沟通交流障碍。在国内很容易满足的原料供应,在吉尔吉斯斯坦变得比登天还难,项目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配件等很多东西几乎全部都要从中国进口。施工建设进展缓慢,往往一颗螺丝就会让整个工程停下来。
姚高民说,海外经营,遇到的问题和国内都不一样,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能够先期预判和尽早解决,找到性价比最高的解决办法,才是做好经营最需要的才能。
2008年秋末冬初,项目建设指挥部计划按国内冬季的施工习惯,搭建取暖棚,棚内通蒸汽、外包油毡和毯子,确保正常施工。然而,当工程人员在吉尔吉斯斯坦采购油毡和毯子时,却发现竟然全国所有市场也凑不齐工程需要的数量。姚高民立即决定从国内新疆采购彩条布。但如果通过陆路运输,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姚高民当即决定用飞机来空运。
10大卷彩条布和毡类物资空运到吉尔吉斯斯坦后,由于机场海关工作人员没有办理过彩条布物资的手续,只能一边和上级部门联系,一边制定通关流程。十多个小时后,项目工程部终于在晚上11点提到货。
姚高民说,类似麻烦看起来小,但解决好都要耗费不少精力,在国外投资很少能像国内那么得心应手的。
吃一碗面条的奢望
项目开工建设后,因生活习惯不同,几百号工人吃的难题很快暴露出来。
由于出国参加施工的人员大多是西北人,喜欢吃面食,但在异国他乡,没有合适的厨师,想吃一顿家常面条、饺子、馒头,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姚高民在比什凯克遇到了一位会包饺子的东北大姐,这位大姐来吉尔吉斯斯坦探亲,白天没事做,就到饭店包饺子打零工。
姚高民好久都没有吃到中国饭了,东北大姐包的饺子特别好吃,让他过足了瘾。吃饭的时候,姚高民就动了心思,想让工友们也能吃到这么好的饭。他提出用高一倍的工资,请大姐到项目驻地去做饭。
就这样,来自东北的刘大姐成为项目驻地的一名厨师,而且一干就是六年。此后,驻地又陆续补充了一些擅长做各地美食的国内厨师。请到一名好厨师,看似是小事,实则解决的是工友们吃饱饭、吃好饭,能够更加安心工作的大事。
守法经营底气足
2010年4月7日,人在西安的姚高民突然接到紧急电话,说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发生了暴乱。
暴乱持续的半个多月里,姚高民都没睡过囫囵觉。在认定形势基本可控后,姚高民悄悄飞到了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
到达项目驻地后,姚高民再一次明确企业在境外生存发展的大方针:不攀附任何政治势力、不与任何政治势力合作、不依靠任何政治势力庇护,遵纪守法经营,独立经营,照章纳税,做一家名副其实的、能够代表中国大国形象的典范企业。
吉尔吉斯斯坦这次政变发生后,有将近一年时间,该国内务部等部门对炼油项目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调查,没有查出项目和前任政要有任何关系,就逐步解除了对项目的检查,项目得以恢复正常施工。
那段时间,姚高民一直待在吉尔吉斯斯坦,稳定中方建设者的军心,确保项目正常推进。
姚高民在很多场合说过:“境外工作几十年,特别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十多年的奋斗经历,让我对祖国的感情有了更加独特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守法经营是他时刻坚守的红线,也是他遭遇突发事件临危不乱的底气。
全员合力护国旗
仅仅三个月后,项目驻地又遭遇了武装人员持枪洗劫。
2010年7月14日,员工们刚吃完午饭,项目建设场地上就响起了枪声和砸门声,几十名全副武装的吉尔吉斯斯坦阿尔法部队特殊军人翻墙而入。他们不断朝空中放枪,把所有中国员工驱赶到项目驻地的广场上。
非法武装人员要求所有男员工脱掉上衣趴在地上,女员工分成几组蹲在地上,禁止所有人走动。他们冲进办公室、员工宿舍开始搜索现金、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甚至连衣服、鞋子等生活物品也不肯放过。
大德投资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参与投建的炼油项目
姚高民当时也在现场,面对手执武器叫嚣的军人,他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只能和员工们一起,谨慎地观察事态的发展,相互间用眼神安抚情绪。姚高民说,作为手无寸铁的普通人,他当时想法很简单,只要员工们安全无恙,破财免灾,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暴恐人员接下来的举动让他再也忍不下去!
当时项目驻地的旗杆上高悬两面旗帜:一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一面是厂旗。暴恐人员洗劫一番后,竟然盯上了这两面旗,他们野蛮地把国旗和厂旗从旗杆上扯下来,并顺势将国旗踩在脚下。
这一瞬间,一直沉默不语的姚高民被激怒,同时被激怒的还有密切注视着这一切的几百名工友。在他们身后,恰好是钢筋、铁棍等施工物料的临时堆放处,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后挪动,迅速抄起身边的一根根棍棒,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就义无反顾地向着那些手持枪械的军人逼近。
姚高民回忆那一刻说,当看到国旗被人踩在脚下时,大家好像都豁出去了,打算与那些人殊死一搏,就算搭上性命,也要制止他们践踏国旗。身为中国人,尤其是处于海外的中国人,国旗寄托着大家太多的情感,有国才有家,有家乡、有亲人,为了祖国的尊严,每个人都义不容辞,必须上!
看到几百名中国人发出集体的愤怒,暴恐人员连连向空中鸣枪示威。但姚高民和工友们没有被吓住,仍然一步步向他们逼过去。手持枪械的非法军人被眼前愤怒的中国人震惊了,他们慌忙把国旗重新悬挂起来,离开了项目驻地。
半个月之后,在中国驻吉大使馆的极力争取下,吉方官员在项目现场作了正式道歉,并对中国员工的护旗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变化
2014年1月19日,一座完全由中国企业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的现代化炼油项目在吉尔吉斯斯坦建成,并一次性试车成功。历经近六年时间,姚高民就是这样在步步惊心中,以高度责任感完成了当地最大炼油项目的建设。
在场的中国人沸腾了,大家欢呼庆祝。姚高民却独自一人静静地站在角落里,泪流满面,他为自己赶上“一带一路”这个伟大倡议而感到幸福。这个让他倾注太多心血的项目,于2011年由国内知名国企跟进投资,历经坎坷,最终成为中吉两国经贸合作取得重大成果的有力见证。
作为第一代走向海外市场拼搏的企业家,姚高民多年海外经营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记者提出希望姚高民能与更多准备走出去的企业分享经验时,他很认真地说,海外机会多,也就意味着不确定因素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到海外创业都要有充分的迎接失败的勇气,不能将国内的思维模式完全搬到海外。要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遵守当地法律规定,这是企业在海外的生存之本。同时,社会舆论也要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不要只宣传成功企业,也要对勇敢走出去的企业抱以宽容的心态,积累经验需要时间,只有敢融入才有成功的可能。
2014年1月19日,姚高民见证了大德投资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参与投建的炼油项目第一桶成品油顺利产出。
姚高民说,如今的形势,与他刚到中亚地区时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据他所知,仅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目前就有10万中国人。中亚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也越来越友好,无论是市长、议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对中国人尊敬有加,他们穿李宁等中国品牌的服装,使用来自中国的小家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细节,就是他们开始用筷子吃饭,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汉语。各国留学生目的地国家也主要是中国,他们认为这样对找工作和未来发展都是最好的选择。
用实际行动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姚高民说这是自己的使命,也是责任,是自然而然必须去做的事情。
据介绍,依托“一带一路”便捷的商贸物流大通道,大德投资集团正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投资食用油进口项目,主要是葵花籽油、菜籽油、红花油等品类。目前项目正在推进中,计划是通过购买土地,沿铁路线建油库,与当地中小企业合作,陆路加海运方式运输。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姚高民带领的大德投资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的投资企业。
捐资一亿建学校
长期在海外工作,姚高民和他的员工对祖国的感情也是更加深厚,真实情况比影视剧中所表达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说,他们身在海外,时时刻刻都提醒自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而不仅仅是个人。
对国家的感情,也体现在姚高民这么多年通过公益事业对母校、对家乡的反哺和回报上。
大德投资集团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行大道,获大德”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连续多年热心公益事业,为家乡捐资修路、助学办学,先后设立了“大德慈善基金”“兰州大学姚高民生命科学基金”“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富平县曹村中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等。
2022年,姚高民向家乡富平县捐资1亿元兴建怀德学校。他说:“我是农民的子弟,从未改变过初心。我深知教育对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影响。让更多的孩子在更好的条件下学习是我最大的愿望,通过读书使家乡子弟走向更加宽阔和多彩的人生大道是我最大的人生心愿。”
姚高民、雷迎春夫妇向陕西省慈善协会捐资一亿元援建富平县怀德学校。
姚高民告诉记者,大德投资集团即使在陕西也算不上大企业,他在家乡建中学,一方面是自己的情怀,当年自己考入兰州大学时,带着的107元钱,都是乡亲们一元一角凑齐的,这种恩情他永远感念。另一方面,下海经商后,他开过饭馆,办过商店,卖过汽车、化肥、农药,开发过房地产,投资过非常多的行业,但所有的投资,都没有投资教育重要。人才培养是一件长久的事业,捐资助学,可以惠及几代人。
姚高民捐建富平怀德学校是不图任何回报的。他承诺,除了确保捐资到位,他本人不参与、不干预、不影响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建成后,所有资产全部归公,与个人及大德集团无关,而且永不参与学校人、财、物等其他管理。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让家乡的娃娃们在怀德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未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也能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使家乡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美好。
在姚高民看来,企业只有肩负社会责任才有凝聚力,在市场上也自然会有竞争力和生命力。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最好的社会属性必然是慈善家。他曾多次说过:“做慈善看似我付出了,实际上我在精神层面上得到的更多,且是无价的,我更清晰地知道如何对内固守初心,对外做一个简单的人。”
大德投资集团在姚高民的带领下,用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同时,在企业稳健发展的新征程上,努力进行新探索、新尝试、新实践,必定会创造更多可能。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也让陕西大德投资集团这样的先行者和亲历者获得极好的发展机遇。他们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拓展了更多的国际合作新空间,取得了亮眼的成绩。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新阶段,一定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走出去”,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经贸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中国企业的风采和担当。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