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熊若希
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切实走好习近平总书记布置的乡村振兴这盘大旗,近年来,四川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整体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举措,保证了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共性难题和短板制约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问题复杂多变,各地区乡村振兴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进一步地,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四川由于地域广大,差异悬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制约因素比其他地区的相对更多,且情况更为复杂。继续深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明确乡村振兴面临的共性难题,准确判识需要高度重视的短板制约因素,是四川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一)共性难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及时响应、积极推进,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让乡村振兴可能陷入难以持续、高效推进的困境。
1、动力来源单一化
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需要政府、村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抑制问题依然严重,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功能作用仍显不足,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经济实力极为有限,在多方主体推进乡村振兴能力和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成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源。以致一些地方把乡村振兴变成了政府强力推动的行政行为,造成动力来源单一和总体动力不足,并且蕴藏着行政化推进的效率弊端和极大的潜在风险。
2、产业发展同质化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但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在产业比较成型的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难度相对较大而且见效较为缓慢。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见效和集中连片,不顾资源环境约束特别是市场需求,在产业选择上要么选择投资小、见效快的“短平快”产业,要么盲目效仿、过度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缺乏整体谋划和布局,严重冲击“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的寻优推进及错位发展战略,容易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导致产业缺乏特色和市场竞争力。
3、小农参与被动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但是我国的地形地貌、人地关系等特征决定着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小农依然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与主要受益者。虽然乡村振兴需要引入外部人才、城市资本等激活乡村资源,但是内生动力才是最核心、最持久的动力。一些地方为了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无条件地引入城市资本甚至是给予高额的补贴和其他政策扶持,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导致最重要的利益主体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被严重边缘化,农村稀缺的土地和生态资源再次被低价剥夺。
4、振兴样本盆景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乡村衰退趋势提出的逆转性战略举措,因此,必须对原有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矫正。但是,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仍然沿用过去“嫌贫爱富”的政策资源投入模式,热衷于“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采用堆资源、吃偏饭的方式打造所谓的“样本”。一些区域之间呈现出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的高标准“满目攀比”怪像,虽然样本地发展变化确实明显,但难免陷入“一枝独秀”的尴尬局面,由于缺乏示范带动性、推广复制性而不可能形成乡村振兴的“满园春色”。
(二)短板制约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因此,四川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不仅面临上述共性难题,同时受实际情况影响,也存在着以下短板和薄弱环节。
1、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
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四川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较低、连通度较差;坡耕地面积比重高,土地细碎化严重;有效灌溉率仍然只有43.5%,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公共文化发展差距大,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逐步淡化,传统文化的乡村记忆逐步流失;农村与城镇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距,供给质量和供给制度障碍仍然是当前制约四川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
2、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严重,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四川仍有超过200万户的土坯房,村民小组配备专职保洁员的比例仅占40%,仅有33%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治理,26.9%的行政村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有730万左右农户还在使用旱厕,30%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未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很多地方重视县城建设,忽视了农村建设,场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老化,功能弱化的问题突出。部分地区资源环境约束偏紧,环境污染严重。
3、乡村振兴多层次人才支撑能力不足
乡村振兴面临着多层次人才缺乏的困境,不仅严重缺乏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更缺乏在乡村治理中能够发挥领军作用的管理人才,在劳动力方面也存在着结构性短缺问题。四川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流失的都是乡村精英人才,留下的主要是老弱妇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甚至“高龄化”不断加剧。虽然目前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的趋势,但由于组织动员手段传统、政策支持措施有限等方面的制约,返乡农民工的数量仍然不足。在专业技术和基层管理人才方面,由于现有的人才和干部管理制度制约和缺乏有吸引力的待遇,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甚至出现人才流失现象。
4、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全新挑战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重城轻乡”的思想,使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四川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薄弱村占到三分之二以上,集体经济组织自身的经营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严重阻碍乡村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滞后,村组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农民的法治意识比较薄弱,德治约束力低,自治发展缓慢,村民权利保障落实还需提高。加上在乡村振兴中城乡人口、资本等资源要素的对流日益频繁,乡村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对传统乡村治理机制也形成了新的挑战。
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举措和主要进展
基于上述共性难题和短板制约,四川以问题为导向,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方向,在科学研判省情实际和乡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有力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探索出来一系列行之有效、灵活创新的政策举措,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
(一)政策举措
四川省从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关键时期的历史阶段中和乡村大变革、大发展的宏观趋势中,谋划布局乡村振兴战略,采取了以下精准有效的政策举措。
1、强化规划约束引导,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四川省坚持规划先行,将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与基层实践的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乡村振兴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一是推动规划编制。印发《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把编制规划纳入各市州、县区的工作考核内容,各市州、县区分别制定了区域性乡村振兴规划和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印发《关于四川省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的指导意见》,明确“1 6 n”的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在全国率先将村规编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二是开展规划试点。采用竞争比选的方式,从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川西平原地区和川中丘区分类选择22个县市区和30个乡镇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试点。三是强化规划落实。强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执行监管,严格实行规划审批制度,建立健全村镇基层规划建设管理队伍。在全省建立县(市、区)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报告、向同级政协通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制度。
2、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四川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以超大规模的组织动员和超常规的工作力度,集中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四川将工作力度、资源动员及组织协同等各个方面聚焦在少数民族集聚的45个深度贫困县,制定了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实施住房、产业、基础设施等“七大攻坚行动”。布局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二是构建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注重保持扶贫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并开展脱贫返贫动态监测和“回头看”“回头帮”。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衔接,将已摘帽的贫困县优先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支持范围,并进一步谋划2020年之后的扶贫战略思路。
3、推进农业提质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四川省着眼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精准选择若干特色农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依托。一是明确发展重点。四川确立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全国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的发展定位,将“10 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推动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支撑。二是注重产业升级。四川将“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方向,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出台《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通过产业园、加工园、科技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点带面促进农业发展能级提升。
4、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四川省将“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不断推进美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在制度设计上,印发《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推进方案(2018-2020年)》,组织编制市县两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在整治内容上,明确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造和粪污治理、旧村改造与村容村貌提升、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等五大内容。在技术手段上,按照平原、丘陵、山地不同地形,人文、旅游、生态不同类别,确定不同种类村庄整治标准和建设内容,分级分类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技术指南。在管护机制上,建立行政村常态化保洁制度,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农房建设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建设与管护。
5、保护弘扬传承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气象
四川省明确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振兴试验区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积极促进乡村文明传承、文化弘扬和文化发展。一是强化形成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开展乡村文化的恢复整理和保护抢救,建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名录,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对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和民族特色村镇进行保护修缮。二是开展乡风文明创建。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推动文明村镇和“四好村”建设,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主题活动,弘扬公序良俗。三是增强乡村优质文化供给。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实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完善乡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四是推动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深度挖掘历史、地域和少数民族文化等的基础上,打造“文化创新 观光旅游 休闲体验”的产业综合体,培育文化品牌,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6、围绕促进“三治融合”,优化乡村治理体系
四川省按照法治为本、德治为先、自治为基的原则,完善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推动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集体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组织参与的“一核多元”的共治局面。二是推进村民自治。完善民主治村工作机制,部分地区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理事会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自治载体,村级阳光事务工程在多个市州推行。三是实施依法治村。推进阳光治村和平安治村,推动“法律七进”乡村宣传教育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四是完善德治体系。推进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同时,通过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的指导,规范了各地村规民约的制订和修订。
7、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四川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力度推动乡村振兴。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机构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构建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强化“人地钱”保障机制,把乡村人才纳入各级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建立县级青年公职人员到乡村挂职制度、探索县乡新进公职人员到农村开展定期服务制度以及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拓展增量与激活存量并重,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的8%单列农业农村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将盘活乡村闲置校舍、废弃地、闲置宅基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工作重点;构建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涉农县(市、区)每年公共财政支出中对乡村振兴投入要达到一定比例,将土地出让收入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约所获收入用于支持乡村发展。
(二)主要进展成效
四川省委省政府围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按照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坚持从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和进展。
1、产业兴旺:建设“10 3”产业体系
十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增加、产业效益稳步提升。2019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7.9万公顷,产量349.85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0.2%和0.1%;油料作物播种149.5万公顷,产量67.4万吨,分别增长0.3%和1.3%;中药材播种面积13.6万公顷,产量49万吨,分别增长9.5%和9.4%;白酒产量366.7万千升,规模以上行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372亿元,川酒销售收入约占全行业总收入四成,排名全国第一。三大先导性产业发展成效初现。2019年四川育种企业已有173家,2020年3月,四川省已建成9个省级现代种业园区,种业种类均不相同,除粮油外,覆盖了其余九大产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已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省农业装备上下游企业共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70家,涉及运输机械、种植施肥、林果收获机械等11个领域,分布在成都、乐山等13个市州。同时,冷链物流建设也取得阶段成效,2019年四川省累计建成冷库面积达68.5万平方米,排名全国第三。
2、生态宜居: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2019年,宜居乡村建设“六大”重点工作的稳步实施,推动四川省宜居乡村建设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四川省各地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宜居乡村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加强部门、区域、上下级之间的联动协作,全力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六化”工程和“六网一中心”工程,使得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二是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70元,同比增长10%,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2个百分点。同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4056元,同比增长10.5%,高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2.5个百分点。三是农村美丽经济蓬勃发展。按照“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各市州大力实施发展美丽经济“五变”行动,使得农村美丽经济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四是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增强。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有力推进的背景下,四川省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增强,农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总体向好,林地草原面积持续扩大。
3、乡风文明: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四川省创新工作方式,推进移风易俗,让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一是移风易俗扎实推进。全省以村规民约为载体,以村规民约墙和宣传手册为途径,改善原有民风村貌。当前,农村的红白喜事少了下来,邻里矛盾纠纷也大大减少,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等不文明情况也有极大的改善,优良的社会风气正在村庄里形成。二是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规民约和社会治理。深入挖掘优良家风家训,以带动村风民风社风建设,在全省广泛征集推选“100条最佳乡规民约”,推动农村社会自治、德治、法治相统一。2018年四川省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统领,推荐文明村(镇)创建,新创建市级文明乡(镇)54个、市级文明村2155个、县级文明乡(镇)357个、县级文明村5187个,全省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数量占比达53.41%。
4、治理有效:创新乡村治理机制
近年来,四川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乡村治理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强化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等措施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例如,2018年12月15日,在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和农业农村部乡村发展司主办、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协办的“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成都市的“创新探索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获得“2018年民生示范工程”第一名;2018年1月5日江安县创新推出的“法治委员”建设被评为第四届全国100家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中江县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以推动村民为主体的多元参与为核心,形成了“三上、三下、六步工作法”的“中江经验”。
5、生活富裕: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四川省促进惠民政策落实、民生资金规范使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推动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业持续发展。一是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18年全省有农村幼儿园9508所,在园幼儿170.89万人,专任教师(含园长)7.23万人;有农村小学4837所,校舍面积2961.39万平方米;农村初中学校3232所,校舍面积2820.75万平方米。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换档升级。目前,全省已通过建设县级、乡级、村级三级文化公共设施基本形成了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川省当前共有县级公共图书馆180个,文化馆1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318个,村文化室33872个,建成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5.2万个,构建了全国战线最长,网点最多的基层文化公共设施网络体系。三是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69%,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政府补助标准由2016年的420元增长至520元。新农合报销政策不断优化,2019年四川出台的《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公布了新农合住院医疗费补偿指导政策,上调县级定点医院新农合报销比例为82%。四是基本民生保障不断加强。2018年四川省农村低保对象348.6万人,人均补助水平由2016年的162元/月增加至330元/月。2018年投入资金3亿元改造适老化床位30058张,省级补助资金2.16亿元,择优确定新建农村敬老院24所,2018年底全省累积建成农村敬老院2600所,床位26.6万张。
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经验
基于特殊省情和现实问题,四川各地结合自身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在做法和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性探索,这些基层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经验,不仅具有本区域的适用性,还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引领性和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可推广性。
(一)以坚持寻优推进为路径,促进乡村振兴稳步实施
四川省在实施乡村振兴中,遵循点轴面规律,注重试点先行,先力求在“点”上取得突破后,再将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面”上。在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上,选择20个试点县和30个试点镇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以点带面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方法,更好地发展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导航作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采取21个市(州)各选取1个试点县(市、区)先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省级财政再根据试点成效进行财政补贴,再将试点经验推广到其他地区。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上,在30个县(市、区)启动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具体体现、乡村振兴六大建设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总体来看,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前期阶段,四川省采取了由点及面的渐进式推进方式,较好地确保了乡村振兴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序性。
(二)以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发展
四川省将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点,进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一是精准确立产业优势。四川省在将自身产业基础与全国其他各省进行对照的基础上,立足优势、着眼长远,选择了粮油、猪、茶、薯、药、桑、菜、果、鱼、竹共十大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作为培育重点。二是突出关键发展痛点。基于“川粮油”产量高但品质优势不明显的问题,从产业链的源头出发,将现代种业作为首要的先导性支撑产业;在产中,基于丘陵山区适宜性农机具短缺的难题,着力发展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在产后,基于冷链物流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腐损率的现实,突出烘干冷链物流业,从而弥补了产前、产中、产后等全链条环节的缺陷。三是强化园区载体支撑。四川将打造特色鲜明、链条完善、要素集聚、机制创新的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在机制、政策、项目、要素等方面予以倾斜,发挥其引领带动功能,从而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基础依托。
(三)以促进跨区联动为重点,构建全省共享共赢格局
四川省基于省域范围可分为多个相对独立地理板块的现实,着力在乡村振兴中推动各区域之间的协同式发展,形成多个区域之间共享共赢、共荣共生的发展格局。一是提出跨区协同的战略思路。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思路,发挥成都市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干”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和鼓励成都市与各市州形成战略合作框架,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成果共享。二是首创七大共享服务平台模式。成都市率先探索搭建农村土地交易服务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农产品品牌孵化服务平台、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农业博览综合服务平台等七大服务共享平台,促进首位城市的人才、资金、科技、信息等效益型要素突破地理阻隔,向其他地区乡村流动聚集。三是探索多类型的区域融合发展路径。除在省级层面的制度安排之外,各市州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形成了多类型的农村区域融合发展路径。成都市以产业生态圈理念为指引,打造经济发展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相分离的产业功能区模式,实行“管委会 投资公司”的管理模式。探索“特色镇 林盘 园区”的产乡人境业融合发展模式,把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带动乡村三产融合互促。
(四)以集成农村改革为关键,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泉
在乡村振兴中,四川省将集成化实施农村改革作为激发乡村活力、释放发展动能的关键点。一是拓展改革领域。全国率先启动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试点。以“土地股份合作社 龙头企业”试点为主要内容,探索农业共营制升级版。二是注重改革集成。在97个县(市、区)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各地在实践中较好地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等充分衔接起来,并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形成了多元改革集成深化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局面。三是强化成果应用。注重对条件成熟、风险可控、成效明显的改革试点成果的转化应用。如在全省范围内总结推广成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经验,依托成都市“农贷通”平台建设服务全省的农村金融保险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农村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成果,推广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多种形式放活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
(五)以强化要素保障为基础,破解乡村振兴短板制约
四川省注重采取系统精准的工作举措,夯实要素保障,有效破解了乡村振兴的制约短板。一是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用好财政资金,构建涉农资金长效整合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水平,推进财政补助改为股份、基金、购买服务、农业担保、贴息分险“五补五改”。激活金融资源,建立乡村振兴贷款风险金制度,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从而将金融资本有效导入农业农村。二是多举措强化土地保障。坚持拓展增量与激活存量并重,一方面,规定各地单列不低于省上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的8%,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另一方面,将突破重心放在激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和农村空闲建设用地整理等,激活闲置集体土地利用价值。三是多路径引聚优质人才。坚持内培与外引并重,一方面,加强人才培育。成立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绵竹乡村振兴农民大学等人才培训机构,开展新型职业经理人、职业农民培训等。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引进。推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基层,鼓励来源于城市的“新农人”下乡从事农业,吸引新乡贤、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返乡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
王 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发展
熊若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发展
(责任编辑 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