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响应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这次大赛的影响是建国以来西部地区少有的。征稿消息发出后,很快得到了西部各界的热烈响应:
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张保庆为大赛题词:诗书颂华夏,笔墨寄深情;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云腾为大赛精心题写了一幅中堂;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琦,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钟家佐等领导同志,或为大赛题词或寄来参展作品,表示对大赛的关切与支持。
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刘文西在大赛筹备阶段即为组委会题词,并精心创作了参展作品。
广西文联不但及时转发了大赛通知,还召开专门会议,广泛动员,重点推荐,结果广西自治区在这次大赛中取得了2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青海文联对本省选送的作品进行了认真的初评,坚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如果仅从“获奖率”来衡量,青海省无疑是这次大赛的大赢家;四川省文联不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了本省的参赛名单,并且充分利用媒体互动的优势,在其主办的《四川美术》上重点推介了这次大赛,四川省的参赛人数与参赛作品的专业水准都显示了其书画大省的风范和实力。
许多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也对大赛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陕西省著名的书画之乡耀县“柳范书画协会”先后组织了40多件作品,热爱书画艺术的白殿军老人顶着酷暑,多次往返于西安和耀县之间,宁愿自己贴钱也要动员和推荐本地的书画家参加这次大赛。
西安市临潼区的赵兴业不仅送来自己的参赛作品,还带7岁的女儿一起参赛,结果父女俩分别获得绘画三等奖和书法优秀奖,一时传为佳话。他的女儿赵悦也成为这次大赛年龄最小的参赛作者。
热心文化事业的书法家郑楷、画家赵心琴、陕西省国税局干部赵西斌等人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大赛的组织策划活动,多方组织稿源。程增耀、张谷田两位民间人士义务承担起了填写证书、登记作品等“份外"的工作。陕西秦阿房宫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应魁、耀州窑文物复制工厂厂长袁西成及太白酒厂等单位和个人为大赛提供了友情帮助。还有许许多多没有留下姓名的参赛作者和书画爱好者通过书信或电话表示了对大赛的关注和支持。
据统计,本次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5000余件,入选展出作品465件,其中书法(包括篆刻)300件,绘画(包括国画、油画、版画、剪纸等)165件。 参赛作者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仅7岁。作者从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到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农民,从年逾八旬的老红军到黄发垂髫的学童少年,从专业书画家到业余爱好者,作品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题材生动广泛,基本上反映了新时期中国西部书画艺术创作的整体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