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泾干官道村-凯时尊龙官网

 沧桑泾干官道村-凯时尊龙官网
  •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沧桑泾干官道村
2024-01-21 19:30:00 来源: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dd3

沧桑泾干官道村

李万坤


泾阳东乡茯茶小镇所在的双赵村委会,有一个古老的村庄—— 官道村。该村始建于明朝中叶,因聂、李两姓人始居建村,也称聂李村。清朝中叶,郭、周、张、朱、田等姓氏族群也先后迁入。村子因位于泾阳通往高陵的官道旁,村西发展成一个小街道,开有客栈,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更名为官道村。从始建的聂李村到如今的官道村, 建村史已有 500 多年。勤劳的官道各姓氏先民,吃苦耐劳,艰苦创业。 在明清时,生活在这里——半丘壑半旱塬的百姓,习惯上挖地窑居住。有钱的大户,在地面上兴建瓦房。当时我们村的巨贾富户,都修建了自己的庄园,如聂家庄园、聂家花园、大庙、郭家花园,还有官道村路北古街客栈。这批古建在 1862 年回变中被烧毁,但那段辉煌村史以及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在村民中仍广泛流传。

聂家庄园

▲李万坤/绘

明末清初的聂家庄园,坐北朝南,门前不远处就是泾阳通往高陵的官道。庄园由三个连体四合院组成,长短、宽窄大约有十丈多。大门向南,两侧置石狮子一对,门墩隆起一对石鼓,雕刻细腻。大门两边为两椽厢房,院子东西两边有几间厢房,立木结构,木窗木门,院子正北是五椽大安间,是聂家上房,四周以砖墙为主,左右两边一砖到顶,前后沿墙由木门、木窗、原木柱支撑构成,室内由多个木柱支撑,每个木柱下有柱顶石做底,屋面用琉璃灰瓦盖顶, 屋脊造型讲究,飞禽走兽,形态各异,屋脊两头有脊兽一对。庄园被烧毁后的若干年,村民还从遗址中捡到过聂家冬季取暖用过的烟囱碎片,为质地坚硬、能耐高温的铸造白铁片。偏院为小四合院,与正院相连,在偏院子设有客房、茶房、库房、厨房,后院设有柴房、马房,长工、丫鬟的宿舍。相传,聂家屋内外地道相互连通,用十八个老瓮装满金银财宝埋在了地下。在明末清初的一二百年里, 聂家族人崇德尚学,艰辛创业,勤俭持家,培养了几代优秀人才,清代就有担任祭酒、知县和京官的。其中聂沄,他曾以七品小京官充军机章京,后主讲瀛洲书院。1862年的回变,官道村及其周围的乡村,遭到洗劫,庄园被毁。

聂家花园

▲烈士卢志英和妻子张育民

位于官道之北,坐北面南,门前是泾阳通往高陵的官道,东靠大庙,西邻聂家庄园,北边是聂家耕地和几十亩花园连成一片。花园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园林建筑。园内楼亭阁水,大殿古朴雄浑,院内花草假山奇石,古树参天,花开满园,房在林中,鸟语花香,景色秀丽,格外宜人,好友宾朋常往来于花园做客。至今聂家花园已经烧毁一百多年了, 但村上仍流传着它的故事。一位九十三岁尚健在的老人说,他的祖父在世时曾给他叙述过聂家花园的情况,村民们还亲眼目睹过聂家花园的假山奇石,并从聂家花园遗址中将奇石搬回村边,至今仍掩埋在村子一个土坑中。说到这里,有意思的是我小时候记得聂家花园留存一块大石头,解放后堆在地里,拖拉机耕地总是绕着走,村民管这块石头叫“外来石”。七十年代,西北第一名女党员、红军女战士张育民老人回家乡探亲,给村上人介绍说 :这块石头不是外来石,是聂家花园的假山奇石。

大 庙

清朝早期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年代、名称、建庙来龙去脉无考,村民习惯上称为大庙。据三原城隍庙相关资料记载,官道大庙和三原城隍庙都是南京的工匠设计和建造的。

大庙遗址位于官道北边,坐北朝南,西邻聂家花园,东为通向双赵村的斜角马路,东西宽约十丈,南北长约二十余丈,占地四五亩,庙宇由五个建筑单体构成。

最前边是一个高两丈余、宽两丈左右的照壁,厚度不到两尺,底座有两层结构,最下边是青石砌成。二层用的大砖,照壁主体用的水磨砖,中部内收,雕刻有吉祥图案,琉璃瓦收顶,整个造型浑厚庄严。

铁旗杆竖立在大门两边,照壁两侧偏后位置,由生铁铸造而成,高约一丈余,直径一尺左右,重达数吨,底座是青石雕成,旗杆中上位置铸有龙凤铁字,造型奇特,高耸挺拔。有人说,铁旗杆并非挂旗用,而是用来显赫族人的标志。由于损毁多年,无法考证旗杆底座上是否铸有宗族姓氏、官阶等。

门楼紧随照壁、旗杆之后约三四丈远,宽一丈,高一二丈,两边以砖砌墙为主,门楼主要结构为立木歇山式建筑。木架结构上沿, 一变三、三变六向外延伸,椽、檩条多有木雕,屋面琉璃黄色古瓦覆盖,大门坐落在门墩石上。院子东西两边各有三四间厢房,摆放文化、文物饰品,展示族人功德等。

在厢房之后,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据传,东侧是钟楼、西侧是鼓楼,分别有四根圆柱支撑,圆柱上置多个檩条,外檐扩展,檩上贯椽,构成小两层结构,下层外展,上层内收,琉璃瓦盖顶。钟楼下挂一口大铁钟,鼓置于鼓楼底层,东西楼对称和谐,给人一种振奋感。

大殿是官道大庙的主体建筑,在庙宇的中偏后位置,高约三四丈,宽约六七丈,建筑面积约二三百平方米,四周为老砖墙体,室内有多个大原木柱,殿内摆放多尊神佛塑像。老人们相传,大殿规模庞大,饰品繁杂,装修富丽堂皇,1862 年毁于回变战火之中。在大庙被焚后的几十年里,村民们还在大庙遗址上祭祀,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官道客栈与郭家花园

泾阳是明清时期驰名的物流、贸易、金融流通中心,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通过我们村的官道,就是当时的国道。

清宣统年间《泾阳县志》载:该村居官道旁而得名。官道路旁村居多,而为何要把我们村叫官道呢?在采访中似乎理出一些头绪。话说明清时期,村西头有一排古建筑和对面的郭家花园形成一个街道,这个街道就是古“官道”。向西、向东都是丈余深的胡同道,村中是平坦古道。当时的商贾行人、驼队、马帮在此歇息、就餐、住店,形成官道上的客栈。

北面的建筑是官道客栈,为砖木结构二层古建,很排场,坐北面南距离官道有四五十米左右。由于时间久远,谁也没见过那个古街。 1992 年,村民在那块地里取土垫庄基盖房,挖了一二米深,却挖出了古建的残留砖墙。有一米多高,东西走向,再向下挖,墙体南边发现一具坐位尸骨,在场的人下去仔细观看,排除了墓地尸骨,推测是古房内故者的遗骸,说明传说中古建的存在。可惜的是他们所挖的宽度仅有五六米,未能向左右延伸,古街遗址还在永久尘封。

南面是块高地,也是个宝地,曾是明清富户郭彦清的郭家花园,占地约十多亩,花园东是庭院式古建,西边是花草、树林、工坊等。花园遗址大部分已被泾河新城修道路征用。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给 牲口圏拉土,挖走了 1-2 米的土层,发现不少遗物。如建筑用青石、 青砖、瓦盆、瓦片,尚遗存的砖基、下水道、古井等。在庭院遗址处, 只要翻土,随处可捡到瓷器碎片(彩色的)、陈石灰(工匠砌砖用的白灰浆固化块)。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官道村的这些古建也永远消失,遗址变成住户庄基和耕地,但村民仍能说出遗址的位置,并在生产中发现不少遗物,如金银饰品、铜器等等,反映出官道村曾有的辉煌。

我是 1949 年出生在官道村的,儿时记忆最深刻的,还是父亲在做木器。我总是静静地看着父亲用墨斗弹线、用各种工具做出漂亮的家具。父亲李振西是泾阳县东有名的木匠,本是临潼马额人,年轻时参与过西安易俗社木门楼的建设。1932 年来到泾阳,在泾阳县城东关开了木匠铺,后来在临近的花李村置地,落户到官道村。父亲做农具、家具,从不用铁钉,完全用榫卯结构,对近百种榫卯他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最让人称道的是做木制马车是一绝,如果放到现在,肯定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官道不仅有昔日的辉煌,更有今日的美丽。目前全村共有 138 户、574 口人。如今赶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住上砖混结构住房,宽敞的街道,逢节假日茯茶镇游客如潮,美丽繁荣的官道村正在悄然兴起,成为西安人休闲的好去处。 品茶之际,你是否感受到此地当年的驼铃声声……

作者简介

李万坤,1968年在甘肃酒泉卫星试验基地当兵,退伍后一直从事医务工作。喜爱泾阳文化。

(本文选自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2年10月编辑出版的《泾阳村落》第一辑)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凯时尊龙官网app的版权 备案号: 凯时尊龙官网app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